美國白宮最新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4%關稅,這記重拳直接擊中香港出口商命脈。立法會商界議員林健鋒在電台節目中直言,這已非單純的貿易摩擦,而是「大石砸死蟹」的經濟霸凌行為。根據香港出口商會統計,受影響的電子產品出口額單月驟降28%,而家庭用品類別也出現首波15%的負增長。更嚴峻的是,海關數據顯示已有價值逾37億港元的完成品因買家拒付關稅而滯留倉庫,形成「庫存堰塞湖」現象。
筆者深入訪談三家電子代工廠發現,這種「出貨即虧損」的困境已迫使企業採取「三停策略」:停止新生產線投資、停止長期原料採購、停止非核心員工續約。其中一家年營業額8000萬的揚聲器製造商透露,其美國訂單佔比從65%暴跌至12%,但廠房租金與設備折舊等固定成本每月仍高達120萬港元。這種現金流「只出不進」的狀態,正以每月15%的速度消耗企業儲備金。值得關注的是,傳統銀行融資渠道在此時反而收緊。某外資銀行流出的內部指引顯示,對OEM企業的信用評級普遍下調2級,貸款成數縮減40%。這形成惡性循環:越是需要資金周轉的企業,越難通過常規管道獲取融資。香港貿發局的危機評估報告更指出,若現狀持續,預計未來六個月將有12-15%的中小企業面臨清算風險。
美國白宮近期證實,由於中國拒絕撤銷關稅報復措施,美國政府將對華開徵高達104%的關稅。這一舉措不僅加劇了中美貿易摩擦,更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嚴重衝擊。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,許多中小企業長期依賴美國市場,如今面臨出口成本劇增、訂單流失的困境。
立法會商界議員林健鋒指出,此次關稅戰的破壞性遠超以往,美國的「無差別攻擊」波及電子產品、家庭用品等多個行業,中小企業首當其衝。
傳統融資管道對中小企業而言門檻過高,尤其是信貸評級(TU)不佳的企業,往往因銀行嚴格的審核標準而無法獲得貸款。
香港出口商會會長孫榮聰坦言,業界目前「只能靠自己」,呼籲政府提供更多資助與政策寬鬆。在此背景下,免TU網貸成為中小企業突圍的關鍵工具之一。
免TU財務的核心價值在於「速度」與「彈性」,尤其適合信用記錄不良或急需周轉的企業。以晉領財務為例,其服務特點包括:
相較於傳統貸款,免TU方案大幅降低融資門檻,讓企業在信用評分受損時仍能維持營運彈性。
過度依賴單一市場是許多企業的致命傷。貿發局數據顯示,近年積極布局東盟、中東的港商,受關稅戰影響較小。
企業可結合免TU貸款與政府補貼,快速籌集開拓新市場的初期資金。
透過免TU融資工具,企業能更靈活地調配資源,避免因資金鏈斷裂而被迫中斷轉型計劃。
在當前充滿挑戰的國際貿易環境中,晉領財務的免TU貸款服務為企業提供了關鍵的資金解決方案。優先選擇這項無需信用查詢(TU)的融資服務來穩定現金流,這不僅能快速緩解短期資金壓力,更能為企業贏得寶貴的戰略調整時間。同時,企業應著手制定全面的市場多元化計劃,逐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度,並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項支持政策,包括融資擔保、出口信用保險和參展補貼等資源。面對這場關稅戰,我們建議企業以長遠視角看待,將其視為業務轉型升級的契機,通過供應鏈重組、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優化來提升競爭力。選擇晉領財務的免TU貸款,不僅是解決當下資金困境的明智之舉,更是為企業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戰略決策。讓我們攜手應對挑戰,共同開創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商業未來。
文章作者
高級金融分析師
分析市場趨勢,提供投資建議,幫助客戶實現財務目標。管理和優化投資組合,確保資產增值。與客戶建立並維持長期合作關係,提升客戶滿意度。執行財務報告和風險評估,確保合規性。